求職者需警惕的八類崗位分別是保險代理員、程序員、期貨交易員、“計件制”員工、“見習”崗位、“應聘考試需買復習資料”的崗位、“上崗前先繳費培訓”的崗位和“上崗前先匯款”的崗位。 就業專家表示,招聘單位為了引起求職者的注意,較多地利用這些崗位,通過以下侵權手段牟取非法利益。對于剛進入社會的求職者,社會經驗不足,下面小編詳解一下
那八類崗位需要警惕。
一、“偷梁換柱”——招聘保險代理
一家廣告公司招聘“儲備人員”崗位,但在面試中不斷詢問應聘者營銷能力等情況,并介紹保險方面的業務。事實上,這家企業是代理一家保險公司招聘保險業務員,為吸引求職者而發布較為動聽的崗位名稱。對此,專家建議,求職者可在面試中多了解應聘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。
二、借招聘職位“順手牽羊”
一家軟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員為名,在“筆試”中要求求職者編寫程序,8名求職者的試題各不相同,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個項目,考試結果則是無一人被錄用。專家建議,在不能判斷招聘方真實意圖的情況下,求職者應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勞動成果,要求招聘方簽字證明,避免落入“智力陷阱”。
三、招聘期貨交易員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
施某到一家公司應聘期貨交易員,公司表示當即錄用,并要求他付2萬元開戶操作作為培訓,待他付費開戶后就不聞不問不予錄用。剛進公司就交這費那費的,沒有這一說,求職者要慎重,不要盲目的找工作,進入公司短時間內對公司熟悉的情況,有何不測,及時做好打算。
四、借計件制工種“趁火打劫”
一家工具廠招用鉗工,約定月工資為750元,根據計件數量支付報酬,在上海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后,工人提出加薪,但企業解釋稱“最低工資標準不適用于計件工”。
五、以“見習崗位”為名“渾水摸魚”
一家公司招聘網絡管理員崗位,明確表示月薪為2000元,但招聘后卻與員工簽訂“見習協議”,每月僅支付504元的“見習補貼”。專家指出,發布見習崗位的用人單位必須具有勞動保障部門見習基地資質,否則不得發布所謂的見習崗位。
六、以“考試需買復習資料”為名,實則變相售賣產品
一家公司要求應聘者支付250元購買“公司資料光盤”,背熟后參加考試,考試合格方可錄用。勞動者辛苦復習之后,卻發現考試與光盤中資料毫無關系,白白花錢。記得一同事做會計,公司要求考證,需要繳納3000元的費用,這是公司的規定。
七、要求“上崗前先繳費培訓”
一家廣告公司招聘檔案文員職位,面試中要求應聘者先到某某職校付費參加培訓,考核后合格方可錄用,但培訓結束后卻告知條件不符、崗位已滿,不予錄用。這種一上崗就繳納費用的,很明顯有欺騙嫌疑。
來源:莆田人才網 http://www.everafterscrapbooks.com/ |